搬紅木家具堪比護送青花瓷,稍不留神就能聽見錢包裂開的聲音。記住這套祖傳操作,至少能讓你的太師椅多傳三代。
一、?防刮三件套要焊死?
表面先蓋外婆壓箱底的綢緞被面,邊角綁瑜伽墊比專業護角還抗造。千萬別用透明膠帶直接貼漆面,殘留膠印比前任送的紋身還難洗。雕花鏤空處塞滿卷筒紙芯,比充氣柱更能防"掉牙"事故。
二、?拆裝禁忌清單?
能躺著就別站著搬,豎著抬容易讓榫卯上演生離死別。必須拆腿的先用粉筆標方向,螺絲裝進藥盒貼抽屜里。千萬別信"整件搬運更安全"的鬼話,過不了樓道拐角時腸子都能悔青。
三、?搬運要玩乾坤大挪移?
八仙桌得四個壯漢同步平移,誰先抬腳誰就是滅門兇手。樓梯房每階墊舊棉被,電梯房提前拆掉頂燈防"爆頭"。搬運師傅說要"借力滑行"趕緊喊停,這招對紅木來說就是骨折速成術。
四、?運輸防震偏方?
貨車底板先鋪三床電熱毯,顛簸路段能吸震80%。家具間別玩疊疊樂,用狗窩棉絮填縫比防撞膜實在。全程別開空調,溫差不超10度才能防實木"哮喘"發作。
五、?落地要搞開光儀式?
拆包先摸雕花有沒有掉渣,接縫處插不進銀行卡才算合格。靜置三天再使用,急著擺正可能觸發隱藏裂縫。發現細微劃痕別慌,用山核桃仁擦半小時比返廠維修見效快。
記住,
搬紅木家具得拿出供菩薩的耐心。當十年后孫子在太師椅上蹦迪時,你會感謝當年裹的那八層舊秋褲。對了,千萬別用這次搬家考驗夫妻感情——抬柜子時誰手滑了得吵到金婚紀念日。